能源管理系統|企業節能減碳的智慧利器,邁向永續未來的關鍵!

面對氣候危機與能源市場的不穩定,企業營運正承受前所未有的成本與風險壓力,能源管理系統(Energy Management System,簡稱EMS)應運而生,透過數據即時監控與設備自動化控管,讓企業能夠系統性的監控、優化能源,在維持生產效能的同時,有效壓低電力與燃料支出,並實現ESG永續目標。
〈延伸閱讀:ESG永續發展如何實踐?掌握企業永續發展關鍵技術&指標實例〉
認識能源管理,共同守護環境!
能源管理的核心概念
能源管理是指能源的生產、消耗、分配、儲存的規劃和運作。例如:實施能源管理的企業會利用物聯網感測器蒐集電、水、燃氣等多元即時數據,找出哪裡有浪費並持續優化,除了降低成本,也能節能減少碳排放量,履行環境責任。
ISO 50001 國際能源管理標準
ISO 50001提供一個PDCA (Plan-Do-Check-Act))的循環框架,協助企業系統化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,也可確認組織符合全球減碳與永續趨勢,包含以下內容:
-
計畫(Plan):訂立能源政策,針對重點使用能源區域制定改善方案。
-
執行(Do):落實節能措施,安裝監測設備並確定數據正確採集。
-
查核(Check):以量測數據對照目標,評估成效並識別偏差。
-
行動(Act):依據檢核結果更新策略,推動持續改進。
能源管理系統(EMS)是什麼?
能源管理通常會透過能源管理系統來執行,結合現場硬體與雲端軟體,將企業內所有能源使用設備串成一個智慧網路。
硬體層面
在配電盤、空調主機與關鍵生產設備上安裝電流/電壓感測器與智慧電表,能夠即時回傳能源使用資料,掌握最新訊息。
軟體層面
能源管理系統的後端平台可以對資料進行清洗、分析與可視化,並透過儀表板呈現趨勢,讓企業清楚了解能源消耗情況或異常警示,才能明確地進行下一步的優化使用。
自動化控制
當能源管理系統偵測尖峰負載或預設閾值超標時,會自動調節空調設定、關閉閒置照明或啟動備用機組,調整用電計畫,實現動態載平衡。
進階功能
部分 EMS 整合 AI 演算法與需求響應機制,可預測未來能源消耗走勢並自動排程維護或調度,以最小化成本與碳排。搭配PDCA的閉環流程,EMS 不僅能優化能源使用效率,也為企業提供強力支撐,邁向永續經營。
各大企業都需要的能源管理系統?告訴你原因!
在法規與市場對永續要求日益提升之際,EMS 能同步掌握能耗動態與碳足跡,使企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,快速回應政策與客戶需求,實現經濟效益與永續經營的雙贏局面。
節能減碳與成本控制的雙重效益
能源管理系統能精準鎖定能源的高耗與無效損耗,並推動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節能行動,例如:在設備閒置時自動關閉不重要的電源、根據生產排程自動調整空調負載,或是透過需求響應機制選擇更優惠的電價時段。這將為企業每年節省高達 10~20% 的能源開支,成為企業穩健經營的核心利器。
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品牌形象
透過 EMS 所產出的精準能源數據與碳排放分析,企業能在永續報告、投資人簡報或客戶提案中,清楚呈現節能成效與減碳成果,增強透明度與信任感;同時,因符合 ISO 50001 等國際標準,企業在國際招標或供應鏈審核中更具優勢。此外,公開宣示企業已導入智慧能源管理,不僅提升品牌在綠色市場的識別度,還能吸引關注企業社會責任(ESG)的客戶和投資者,為業務拓展和資本募集增添強力背書。
能源管理系統的4大應用場景與技術功能
能源管理系統具備高延展性,能依據不同行業場域靈活部署感測與控管技術。不論是高耗能製造設備,或是需維持舒適環境的建築設施,皆可透過 EMS 技術精準分配資源、能源使用排程,達到減碳與降低成本的雙重效益。
製造業
在製造場域,EMS 於各生產設備和管線上佈署電流/電壓感測器,透過物聯網平台蒐集用電數據,並以大數據分析找出能耗熱點。當系統偵測到生產排程中的浪費階段,會自動建議或執行製程優化措施(例如:調整馬達轉速、停機待命等),有效減少設備功耗,並進一步提升整體產線效率。
〈延伸閱讀:汙泥乾燥機全攻略|汙泥處理原理、ESG環保效益、選購指南一次看〉
商業建築
商辦大樓中,EMS結合智慧感測器、樓宇自動化(BAS)與雲端平台,可即時監控空調、照明、電梯等系統的能耗狀況。根據室內人流與環境條件,透過自動控制演算法調節溫度與燈光亮度;同時整合用電排程與電價策略,確保大樓在舒適度與節能之間取得最佳平衡。
公共設施
學校、醫院等公共機構常因營運範圍廣、使用時間長而能耗高。EMS在此場景中透過中央監控室整合各棟建築與機房的能源使用資料,並根據使用尖峰與閒置時間,自動啟停設備或調整負載。結合報表與儀表板,管理者能即時制定節能政策,既達成節能減排,也降低整體運營成本。
住宅
在智慧家居領域,EMS 與智能電表、節能家電(變頻空調、智慧燈具等)相互連動,將家庭每戶的用電數據傳到手機 App 或雲端平台。系統依據居家生活習慣與電價波動,提供個人化節能建議,並能自動關閉長時間待機電器、最佳化熱水器加熱時段,協助住戶在提升生活舒適度的同時,有效節省家用電費。
能源管理的5個主要流程全解析!
能源管理第1步-能源審核(Energy Audit)
透過現場探查、設備清檢與耗能數據蒐集,全面掌握廠區或建築的用電、用水、燃料等情況。分析報表會標示出高耗能機台、待機電力與浪費熱點,並對照行業基準與內部標準,評估節能潛力。藉由查核結果,團隊能清楚地量化能源損失來源,並制訂初步改善方向,為後續的節能策略提供科學依據,確定所有措施都從根本問題著手。
能源管理第2步-設定目標與策略
在完成審核後,企業需根據發現的重點使用能源區域與改善空間,訂定明確的節能減碳目標,例如:降低總能耗5%、削減用電尖峰10 %等。接著,組織內部應成立跨部門小組,擬定可落地的行動計畫,包含短、中、長期策略,並分配資源與責任。目標必須符合 SMART(具體、可衡量、可達成、相關性、時限性)原則,才能讓成效檢核與績效追蹤具備可操作性與透明度。
能源管理第3步-執行改善措施
落實階段涵蓋硬體與軟體層面的優化,硬體部分可能需要更新高效節能設備,像是更換變頻馬達或 LED 照明;軟體部分則是導入自動控制系統與能源管理平台,實現負載自動調節與需求響應。執行過程中,項目團隊需定期召開進度會議,追蹤安裝測試情況,並對照預定成效指標,確認所有改善方案按計畫完成,讓節能目標逐步具體化。
能源管理第4步-持續監測與分析
改善措施上線後,借助EMS的即時監測功能,持續蒐集電、水、燃料等多元數據,並透過儀表板將關鍵指標清晰地呈現給管理者。分析軟體能自動比對歷史趨勢與目標偏差,快速定位新出現的異常耗能點並發出警示。透過上面提到的PDCA閉環機制,能夠確保節能策略長期不失效,並為下一步的優化提供依據。
能源管理第5步-績效評估與修正
最後,企業應定期(例如:每月或每季)彙整能源管理系統數據與績效報告,對照最初設定的目標,評估整體節能成效,並計算投資回收期。根據評估結果,檢視哪些措施達標、哪些未達標,找出原因後調整策略或增補新方案。
企業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的4大成功關鍵
Data-driven 預測與最佳化
透過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技術,EMS 能以歷史能耗資料為基礎,建立企業能源基線模型,精準預測未來耗電趨勢。
組織數據思維與文化建設
成功導入 EMS 仰賴組織全員對數據的認同與參與,企業應透過教育訓練與內部工作坊,培育員工的數據意識與能源管理能力,並分享節能案例與成果,形成以「數據驅動決策」為核心的文化氛圍。當員工習慣以數據分析作為各項運維與管理的依據時,EMS 效益便能在組織內部得到充分發揮並持續優化。
模組化設計與成本效益
採用彈性模組化架構,企業可依場域需求自由選配功能模組,例如:儀表板接入、控制策略、報表平台等,降低初期導入門檻並減少過度投資。模組化設計可大幅縮短部署時程,未來如果需要擴充或升級,只需新增或調整相應模組,不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。
碳排 KPI 可視化與績效管理
在EMS平台上整合碳排放與能耗數據,建立可視化 KPI 戰情板,企業可即時追蹤各廠區與關鍵設備的碳足跡與節能成效。系統自動生成週報、月報與專屬報表,協助管理階層快速辨識異常、調整策略,並對外公開永續成果。不僅提升內部績效管理效率,也讓企業在 ESG 報告中更具說服力,強化永續發展的落地執行。
亮雲能源管理系統,攜手企業邁向 ESG 永續目標!
亮雲科技所開發的能源管理系統,結合物聯網(IoT)與監測系統技術,能有效協助企業了解並管理各區段或設備的電力消耗。透過可視化介面,提供即時監控、用電趨勢分析與統計報表等功能,針對異常情況進行判斷,並透過數據追蹤改善後的成效。
此外,不論是桌面儀表板還是手機端,都能快速呈現多回路、多廠區的用電狀況,並及時發送異常預警。例如:針對「磨床空調」這類高耗能設備,系統可進一步分析其在尖峰、半尖峰、離峰時段的用電佔比,提供節能改進依據。實際案例也顯示,亮雲科技協助廠區加裝變頻設備於冷卻水塔散熱風扇,並透過系統量化其成效──市電原始耗能為 1.6 度/小時,改用變頻後降至 0.67 度/小時,平均每月節省超過 3,000 元電費,投資回收期僅約 17 個月。
〈產品連結:亮雲能管系統〉
結論
能量管理系統(EMS)對於企業、公共設施或是住宅,皆能帶來極大效益,不單單只是降低能源的使用成本,更能提升能源的安全、企業形象與競爭力,以及減低碳排放量,達到永續經營的理念。亮雲科技自 2003 年成立以來,致力於設備服務與節能解決方案的整合,並積極導入 ESG 策略。無論您是製造業、商用設施或有永續需求的企業單位,皆可透過亮雲的專業團隊獲得規劃、導入與長期維運的全方位協助。立即聯繫亮雲科技團隊,一起啟動節能減碳的永續行動。